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
一、研究机构介绍
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Language Service and Languages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2020年8月经国家语委批准成立,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大学三方共建并依托广州大学建设,以国家语言服务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状况及规划研究为重点,服务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中心现有核心成员27人,其中教授6人,客座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1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年龄、学历、学缘组成合理,45岁及以下中青年学者为主力,以新为主,以老辅新。
二、标志性成果
深化语言服务理论研究。
出版国内首部语言服务理论专著《语言服务引论》(2016年,商务印书馆),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出版《语言服务与语言生态》《语言服务研究论》等论著,目前正策划出版《语言服务新论》。
研制区域和领域语言生活皮书。
先后出版《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发展报告》《广州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等系列皮书,均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搭建语言服务学术交流平台。
连续举办9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高质量开展系列学术会议,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与语言服务建设联盟,有效促进语言服务相关问题研究,推动了语言服务实践的创新性发展。
承建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
受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委托,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共同承建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已建成语言规范、汉字信息、精品字库等20余项语言服务,汇聚近300种优质语言资源。并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开发平台的垂直语言大模型,结合技术发展与社会需要,开展大模型与人类言语交互质量评估研究。
开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实践。
承担国家语委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建设与传承实践验证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互联网+中华经典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创新语言学研究人才培养机制。
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一体推进,跨专业组建大学生语言服务与语言生活调研队伍,引导学生从语言生活视角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学术追求的语言学研究后备人才,指导超过250名学生参与完成国家语委语言生活系列皮书的报告超过60篇,立项各类课题60余项
近年来,中心借助互联网技术与中华经典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以“互联网+经典通识课程/经典阅读与推广/经典教育评价”为主体的“三维一体”的中华经典教育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校累计6万余学生受到中华经典教育浸润,在线课程和资源平台访问量28万余人次,带动10所高校18万学生参与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形成海外传播辐射。
更多详情,请扫码关注“语言服务与语言生活”微信公众号: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follow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更多信息请阅读:
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五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
国家语委重大委托项目开题会暨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专家座谈会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行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传承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开题